本页是<亳州学院>介绍页面,非官方站点,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

亳州学院

阅读:7 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7-07 13:16
单位介绍

亳州学院坐落在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——亳州,亳州学院的前身是蒙城师范,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滋养出道家文化,诞生了驰誉中外的老子、庄子、三曹、华佗、陈抟等杰出人物,享有“天下道源、华佗故里、中华药都、养生亳州”的美誉。学校前身为1952年创办的蒙城师范学校,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,独立升格为公办普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。2014年将升格为亳州学院。

学校现有亳州、蒙城两个校区:占地858333平方米(1200亩),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,可容纳在校生8000余人。现有馆藏图书19万册,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60万元,固定资产12312万元。教职工299人。专任教师232人。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38人,中级职称77人,博士4人,硕士研究生80余人,省级以上教师4人。

学校现开设文化教育类、公共事业类、生化类、电子信息类等七大类40个专业,含三年制专科和五年制专科两种学制,在校生4291人,其中三年制在校生3250人,五年制中职学生1041人。生源来自全国10多个省。同时承办高等教育自考专升本考试,开设汉语言文学教育、英语教育、数学教育、艺术设计、会计等9个本科专业,在读学生3000余人。考试科目由主考院校和我校教师辅导助学,考点设在我校。

教学单位5个:文史系、外语系、理化系、艺术系、基础教学部。教学辅助单位1个。科研机构2个:“中国老庄研究会”和“亳文化研究中心”,主要研究老庄道家文化、曹氏家族文化、华佗与五禽戏、中华道学与养生、亳州方言与地方文化等。

学校是安徽省第五届、第六届文明单位,全国语言文字先进校。拥有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6项,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7项。2002年至2010年,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80余篇,其中被SCI、CSSCI、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》收录多篇。

学校与安徽师范大学、合肥学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,两校就学科专业建设、师资队伍培养、科学研究合作、管理干部培训、产学研合作平台、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。

学校以“师范性、地方性、应用型”的办学定位,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,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,以服务求发展,以贡献求支持。在亳州三县一区和江苏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20余个,每年向亳州市及周边地区输送大量毕业生,为亳州地方教育事业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有力的贡献。近几年,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5%以上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亳州市每年从亳州师专毕业生中择优选聘30%,充实到蒙城县、利辛县、涡阳县、谯城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。此项政策将暂时顺延到2013年。

学校以“善学善教、育人育己”为校训,塑造“严谨、垂范、求真、创新”的高尚教风和“勤学、善思、励志、进取”的优良学风。目前学校正按照“质量立校、人才强校、特色兴校、依法治校”的发展战略和“办像、合格、上水平”的办学步骤,加快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。

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,贯彻落实《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)》,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,坚持科学发展,坚持育人为本,德育为先,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,外延建设与内涵建设并重,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,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省内同类高校中有一定影响的“师范性、地方性、应用型”高等学校,争取在“十二五”期间实现升格为亳州学院的目标。[1]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单位资料
单位地图